不定期记录日常的想法,通常是某个萦绕心头的问题的豁然解答。

大概率与小概率

我一直对于玩博弈类游戏有点畏惧,究其原因是觉得自己无法冷静且深入的揣测对方的逻辑(并且担心被大家发现这一点)。不过如果自带机械规则的游戏,例如传统的纸牌、麻将,以及桌游中的如卡坦岛等,尚且还能胜任做一个玩家。这类游戏如果熟练了,我自己能明显感觉到大脑中的主导决策的,是理解了规则的机械性的部分快速运转;偶尔在涉及到人际博弈的时候,会发现决策区域切换到了另一个模块,然后开始卡顿。

这个问题在狼人杀这一游戏中特别明显,且尴尬。一者狼人杀是群体聚会时高频的项目,二者是(看似)门槛很低,不好推脱,所以自己的参与比例高。同样的,暴露算力不足的可能性也大;不巧我不太善于扯谎和扯淡,更是难堪了……

一度我以为自己是思维上存在缺陷,注定在博弈类游戏中占下风。然而某次与妻子的同事一起游戏时,忽然被某个玩家点醒了:我过度关注了小概率事件。举例来说,A说B不好,大概率A和B不是一边,然后以此作为已知条件,就能继续向后推演其他人的关系;而在我这边,我会考虑「万一」A和B是在演戏呢?由此就徒增两条分支,一为演戏二为不演戏,后续思考时有没法拆分地特别清晰,然后一团浆糊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综合追求效率和正确率下的好的做法,是快速减枝然后留下记录(方便回溯),而减枝的策略就是依据大小概率,选择大概率、减掉小概率。如果减错了呢?算力够的话可以回到节点换另一条然后迭代计算,如果算力不够的话,「我也认了」。把最坏结果考虑后,是否也是可以接受了。

这是一个底层的决策逻辑,某种程度上这种策略也能影响一个人的所有选择。不买彩票,笃信的是大概率事件;长久使用的物品不选择最便宜的,是相信便宜大概率没有贵的好;斟酌副业、创业机会,是在衡量收入提升与成功的概率,对比工作;不相信人定胜天,而谋求可能的范围里面最大化收益么,这可能是不相信小概率事件–诸如此类。当然细想一下,自己还是有很多小概率的想法,例如说人人如此不表示就是对的;每家都这么做不表示这的方案最好;群体乐观,自己可能需要需要冷静。这其中的区别,可能是需要区分出是概率还是机率:概率表示了客观情况,而机率仅仅表示当前的比例关系。

今天刚好看到一篇创业者讲述创业的文章,挑其中的一句作为准则中的一条吧(文章其他内容都不重要以及没意思):

人不要和概率作斗争,要去做高概率的事情。